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一年探索,初见成效(3)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静安区教育学院艺术教研员顾颖是此次教师工作坊的班长。工作坊“对话式、手把手”的教学方式传授电影拍摄技术,令她受益匪浅。“工作坊课程定位于

静安区教育学院艺术教研员顾颖是此次教师工作坊的班长。工作坊“对话式、手把手”的教学方式传授电影拍摄技术,令她受益匪浅。“工作坊课程定位于创意写作和拍摄基础,每一课都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基本涉及了电影制作的全过程。有一部分课堂创新地采用业内专家对话的方式进行解答授课,这令平时习惯于讲座授课的学员们耳目一新。”顾颖说,“课程中有现场收音、灯光、摄影方面的内容,学员们此前从未接触过,工作坊的教师便亲自示范,让学员逐一操作。作为艺术教师,以前对电影的艺术表现感受了解更多一些。这次培训内容主要是电影拍摄技术,这些技术对电影画面氛围营造起着很大的作用,了解这些,就能更好地的理解影片中的艺术表现力手法。此外,我也可以具体指导学生开展微电影拍摄和制作,不再是门外汉。”

而前来参加培训的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艺术教师施荣,已经着手将培训中学到的电影制作各环节以“剧组”的形态运用到艺术课中。“艺术课以往只能对电影制作进行一些理论上的讲授,学生们也会拍微视频,但还达不到微电影的水平。”施荣说,“现在,我就可按照学生的不同特长组成小剧组,擅长文学的做编剧,擅长拍摄的做摄像,擅长美术的做场景,让学生们都有机会成为电影拍摄的一环。”

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纪明泽

下图: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里《中学生视频制作》课让老师们亲自体验了一把拍电影的过程。

“利用高校力量举办教师工作坊,是市教委教研室在电影教学师训方面可以借助的‘最强大脑’。这种工作坊的‘小组实践+学术讨论’模式,让基层学校的教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组织,加深了对电影的专业理解,并将迭代后的理念渗透进电影育人的实践中。”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纪明泽告诉记者,“电影育人尚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教学研究的引领,教师工作坊的衍生品便是教师们自发建立了教研中心组,形成了协作、互通的电影育人教研模式。”

而作为此次工作坊的负责人,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刘海波也是为课程的顺利开展绞尽了脑汁:“我们为了这三天的课程,开了三次研讨会。因为一般的中学并不具备专业设备,老师教学要适应设备——如何用简单的手机、DV拍摄。另外,对中小学生来说,未必是拍故事,可能是采访老师、同学,要求教学内容要包含人物专访,如何收音,剪辑非故事短片,配音乐,特效……我们在教学中针对中小学实际作了调整,手边有什么器材就用什么,比如中小学不会有专业的灯光,要教会他们如何借助自然光、普通房间的灯,来建构灯光的概念,这些都是最实际的小技巧。”

在刘海波看来,对于中国教育来说,影视艺术走进校园是大势所趋,“上海先行先试,这一步更要走好。温影作为教研室的合作伙伴,愿意长线支持、充分反馈工作坊的经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他特别强调两个字:快乐,“即便是对老师,也都特别强调这两个字,要体会到快乐,觉得是好玩的,才会感到兴趣。我们不希望在学生繁重的课业之外又增加压力,而是想为他们打开享受艺术、享受生活的大门。我特别不希望孩子们上艺术课是为了将来高考更容易,而是希望他们喜欢艺术,快乐生活。”

实践教学是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强项,因此,接受市教委教研室的委托之后,温影就马上设计了一个操作性极强的工作坊方案。“最终实现了我们的三个目的,大家都迈出了第一步——产生了兴趣,了解了过程,初步锻炼了能力。”刘海波告诉记者,“下一步,希望全市有更多老师都来接受入门学习,我们会在2018年的暑假设计新的工作坊,我们的经验是:说一千遍,不如做一遍。而老师学成回去也能产生两个功能:第一,将所学用于所教,把信息理念带给学生,让大家动起来,去实践;第二,把课件整理打包,做成示范教学视频,让学生在线也能了解。”

感恩教育: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来自一线的教师,经过电影育人的初步培训课程,回到所在学校,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电影育人发展特色,比如上海市延河中学的影视欣赏课、上海市临港第一中学的海洋文化、徐汇区华泾小学的电影“感恩教育”等等。

这也是与市教委教研室布局电影育人的初衷相吻合的——电影育人的实践要以散点观影、专题活动、系列活动、专题课程等四种形态循序渐进。而处于第三层级的“系列活动”,就要求学校按长期需求设计系列的观影活动,与学校育人特色相结合——在全市74所校园院线试点单位中,9所学校承担着电影育人“系列活动”的研究任务,徐汇区华泾小学便是其中之一。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网址: http://www.zgjyxxh.cn/qikandaodu/2020/1026/584.html



上一篇:德国林学实践教育对我国人才培养的启示
下一篇:许洪帅博士在沈阳音乐学院举办学术讲座

中国教育信息化投稿 | 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 中国教育信息化版面费 | 中国教育信息化论文发表 | 中国教育信息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