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适用”“好用”“常用”,信息化技术如何更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双减政策是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用好我国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化时代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为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

  双减政策是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用好我国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化时代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为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去年10月,官厅镇中心校引入了云思智学高质量作业系统来帮助教师汇编组题、批改作业,减负成果令人欣喜。在信息化技术帮助下,教师不必再花费时间手动批改作业,只要把学生答题纸放入扫描仪,以系统智能辅助批阅,学生作业情况在系统后台就可数据化呈现、一目了然,整个过程简单、精准、高效。

  

  针对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等要求,广渠门中学在初中数学和物理学科引入云思智学高质量作业系统,通过将练习册习题录入校本资源,再辅以系统自带的题库资源,对每课时习题进行汇编,从而为不同学情的学生布置分层作业,让学生练习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师们也能通过系统随时随地批改作业,大幅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把精力放到学情分析上来。

  效率高了,教学更有针对性。作为北京市重点学校之一,北京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也一直在思考,在已有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和利用相关技术设备为双减服务。

  重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提升数字装备配置水平。网络硬软件设备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基础,相关部门应加快学校教学、管理与服务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打造良好的新型课堂教学环境,从而放大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效能,推动教育教学减负提质增效。

  “批改作业的时间节省下来,教师就能有更多精力对学生学习的痛难点进行精准教学,助力高质量教育。”赵建兵说。

  教育信息化产品必须“适用”于学校教学。山西太原清徐县实验小学校长马建平认为,教育信息化要迈向深入,就必须很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适用性”是第一原则。

  从重视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基础性运用的教育信息化1.0时代,到以人为本、重视大数据应用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再到如今提倡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正逐步向纵深发展。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实施以来,对校内教育“做加法”,推动教育减负、提质、增效成为每个学校面临的新挑战。提升教学质量,向课堂要效率,是基本手段。多位校长表示,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和不断完善,正为搭建智慧课堂、实现因材施教提供更多可能,也让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变得更为便利。

  进一步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和数字应用技能。要推进信息化应用在人的层面得到根本支撑,重点是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无论何种产品,“好用”才是王道。在满足学校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好的信息化产品应简便易操作,不给教师学生添负担。河北张家口怀来县官厅镇中心校校长赵建兵认为,教育信息化产品在工作方式、操作流程和数据量标上应与实际教学一致,才能让师生容易上手。

  随着教育信息化迈入2.0时代,教育对信息化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数字化技术的覆盖和应用,而必须从人的体验出发,适应教育主体的需要,从而最大化发挥其效能。

  实现教育信息化,产品最终要归结到“常用”。在“适用”“好用”的基础上,要做到常态化应用,需着眼长远,重视对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和后续运营维护。

  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教师和学生需要怎样的信息化技术?什么样的信息化技术才能真正赋能教育?校长们认为,“适用”“好用”和“常用”是教育信息化产品的三个关键词。

  校长李志伟介绍,这套系统在学校已经实现常态化应用,也收获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能切实解决我们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能,这才是双减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所在。”李志伟说。

  “适用”“好用”“常用”

  负担轻了,教学时间更多了。对于河北张家口怀来县官厅镇中心校来说,在日常教学中使用信息化系统,让这个教师人数短缺、课时压力繁重的学校松了口气。

  大数据驱动精准教学是教育信息化2.0的主线

  

  北京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老师集体批改作业

  李志伟和马建平认为,应将信息技术使用作为新时期教师的基本功。学校可通过评选活动推进信息化应用成果展示和应用能手筛选,在推动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同时,不断探索数字化条件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培养和评价,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网址: http://www.zgjyxxh.cn/zonghexinwen/2022/0526/2059.html



上一篇:5月23日国新文化涨停分析:教育,教育信息化,
下一篇:以“教育信息化”之名乱收费将被严查

中国教育信息化投稿 | 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 中国教育信息化版面费 | 中国教育信息化论文发表 | 中国教育信息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