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全球教育创新 ——“第三(2)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韩民教授通过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的再解读,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呼唤教育创新;在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背景

韩民教授通过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的再解读,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呼唤教育创新;在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背景下,要加快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为此,韩民教授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深化课程改革。首先要研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体系,其次要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最后要加强相关学科课标教材的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二是要转变教师角色,提高教师能力。教师要从教育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从重“教书”转向重“育人”,从面向过去转向应对未来。同时,教师要提高立德树人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力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2]。

二、全球教育前沿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要立足于世界教育发展背景,通过对全球教育前沿的探索,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针对“全球教育前沿”主题,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各高校的案例进行了实践与理论方面的分享。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教授通过对苏世民书院成立目的、教育创新举措的介绍,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实践经验与参考。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组副组长曾天山教授以“立足产业高端实施国家技能战略”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指出建设工业强国,必须依靠教育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院长丁学良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参照西方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分享了几点研究生培养经验。四川传媒学院副校长王学福教授结合中国电影实例,提出学科跨界创新思想,认为科学应与艺术融合,并对此给出了具体建议。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教授从媒体的迭代与演变角度,对传媒教育进行了思考。

为了满足世界对新型领导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秉承“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原则,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学科的深厚基础,选聘国内外顶尖师资,精心打造了全英文“全球领导力”硕士学位项目,并授予完成学业者管理学硕士学位。苏世民书院的教育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师资力量配备上,保证每一门课程都有中外两名教师授课;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对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交互式小班、体验式教学,学生讲授用时占到课堂总时长的三分之一;在学生来源上,所招学生不参加全国统考,仅通过面试录取,其中80%来自国外,20%为中国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可以多人合作完成,但要求结合实际,解决现实问题。苏世民书院的教育创新实践是我国教育领域对全球教育创新所做出的一种积极回应,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曾天山教授在报告中提出,强国必须强教,发展一流产业必须发展一流职业教育。所谓强国,必然是工业国。制造业是立国之本、财富之源,在世界各国都在加快调整发展模式、重塑产业优势、抢占经济制高点和全球话语权的背景下,我国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大力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曾天山教授还针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1)建立德技并修、实践能力导向的育人模式;(2)强化产教融合、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3)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4)加强书证融通;(5)培养培训一体化,注重手脑并用、创造分析[3]。

丁学良教授提出,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生教育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训练学生如何做研究。丁学良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参照西方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分享了研究生培养的几点经验:一是在核心领域建立淘汰机制,激发学生进取的动力;二是要求博士研究生能够独立教授一门课程;三是训练学生开展经验研究,加强书本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四是增加博士培养的附加门槛,规定必须发表3篇文章才能取得毕业资格。

王学福教授结合中国知名电影导演的案例,介绍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重要性。入围世界前100名的中国电影的导演都不是导演专业出身,但都在电影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说明了不同学科融合的重要性。王学福教授认为,教育要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需要在四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基础教育要改革中考、高考单一录取模式,大学里的高级人才要进入中小学课堂传播新的教育理念。其次,高等教育要促进文理融合。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选修3~5门人文艺术课程,人文艺术专业的学生要选修3~5门科学技术课程,要鼓励社会各领域高级人才进入大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再次,注重家庭教育,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兴趣。最后,加强社区教育。可号召已经退休的高级人才积极发挥余热,为社区居民提供科学普及或艺术指导。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网址: http://www.zgjyxxh.cn/qikandaodu/2020/0807/357.html



上一篇:东京都将成立国际高中
下一篇:中西方教育中追求人本主义差异分析

中国教育信息化投稿 | 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 中国教育信息化版面费 | 中国教育信息化论文发表 | 中国教育信息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