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全球教育创新 ——“第三(5)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孔令讲教授认为在今天科技深入影响人们生活的时代,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教育好“00后”孩子,必须进行家校合作,

孔令讲教授认为在今天科技深入影响人们生活的时代,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教育好“00后”孩子,必须进行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只有保持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实现教育目标。

彭红枫教授结合自己在金融专业执教多年的经验指出,大学专业教育应以基础教育为主,经典理论的学习不能缺少;专业基础教育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训练学生的系统思维和专业能力,不能盲目跟随社会热点理论,一些未经验证的前沿知识也许并不适合进入课堂。

刘三女牙教授提出的3个教育观点获得各位专家的高度认同。第一个观点是要增强教育自信。教育首先是民族的,中国教育模式也是适合中国发展道路的教育模式,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第二个观点是科技能为教育提供环境支撑,可以帮助破解教育难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第三个观点是实现科技与教育相融合的基本路径是要加强科技融入教师教育能力提升的研究,科技要为教育提供优质资源,要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在分论坛总结环节,汪明义教授对讨论内容进行了梳理: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科技革命带来技术大爆炸以及全球面临四大赤字的背景下,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在中小学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学教育如何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从而紧跟第六第七次科技革命的步伐、教育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基础等。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如下思考:在中小学教育中,应逐渐取消分数挂帅的评价方式,逐步推行发展性评价;在大学教育中,要坚守社会主义大学之道,让“激发潜能、彰显个性”成为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加强学生共同价值观的教育,建立教育家办大学的制度环境,重视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

在论坛总结阶段,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指出,本次论坛的报告与分享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与会专家积极探索教育前沿问题,发表真知灼见,他们对今后教育改革创新和对教育前沿问题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新的一扇门。本次论坛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体现出学科交叉的特点,达到了举办本次论坛的目的。赵建华教授认为本次论坛呈现出5个特点,分别是多元性、针对性、实践性、交差性和高质量。潘庆中教授指出本次论坛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研究价值,未来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科融合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王玉荣教授认为教育要面向世界,国家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发展对未来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教育要做好大变革、大发展的准备。

五、结 语

近代科技革命自发生以来,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技术、教育方法、教育规模和教育管理等都产生了快速而深刻的影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教育应该如何调整、如何应对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正如前总理朱镕基所说,教育要“学贯中西、精通文理、学以致用”,未来教育要着眼于全球,学科融合、创新发展,这样才能紧跟甚至引领时代发展潮流。

[1] 于洪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N].人民日报,2018-10-08(7).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1)

[3] 曾天山.新中国职业教育70年的发展轨迹和历史经验[N].人民政协报,2019-10-30(9).

[4] 刘云杉,王志明,杨晓芳.精英的选拔: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1978-2005)[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5):42-59.

随着科技革命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教育创新、教育改革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9年10月19日,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西南大学、“全球教育50人论坛”和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资本市场研究院和小平故里书院协办的“第三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在西南大学开启。本届论坛以“全球教育创新暨2035、2050教育展望”为主题,50位来自教育领域的领导、校长和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政界、企业界、经济学界、人文艺术学界、自然科学界长期关注中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围绕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教育、全球教育创新主题,从国家政策、教育着眼点、学科跨界融合以及院校教育创新实践、研究生培养等方面作了专题发言,并聚焦大学治理、科技革命与全球教育创新,围绕中国教育精准化、教育选择、教育理性、教育技术、科技革命与教育的关系、教育大数据、专业融合、教育自信等理论问题以及卓越教师培养、率性教育、卓越教师培养实现路径、教师聘任制度等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一、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教育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教育在全球的地位不断提升,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有些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提高。围绕“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教育”主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教授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对外人文交流合作的发展历程,认为加强人文交流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参事、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巡视员忽培元,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赵长茂教授提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要着眼于人的提升、人的尊重和人的发展,教育改革要着眼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民通过对教育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的解读,分析了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创新的关系。于洪君教授在专题报告中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外联部的成立、中国外交历史的发展以及对外人文交流工作,指出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与苏联的人文交流对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提高我党和毛泽东同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更是加大了对外人文交流的力度,积极向西方学习什么是现代化,从而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迅速发展。因此,我国高校与外界加强全方位的人文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加强人文交流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重要途径。赵长茂教授认为,中国教育发展已从速度发展转向质量发展。质量发展靠创新,创新发展靠人才,所以教育改革要着眼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此化用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其原因不在于学生的智商和学习能力,而在于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那应该如何着眼于培养出杰出人才或创新型人才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赵长茂教授对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改革招生制度、培养方式。首先是改革招生制度,把一些偏科但在某些方面有天赋或有“异能”的学生招进学校。人才培养要不拘一格、教而有类,对不同兴趣、不同天赋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尤其是对研究生培养要有更高的要求。二是改革课程考试制度。深化考试制度改革,把学校教育引导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解放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质疑能力。三是从家庭教育入手。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要注意培养孩子敢于和善于质疑、勇于探索的意识与习惯,要允许孩子“胡思乱想”。忽培元参事提出,发展教育事业、举办学校的着眼点应是人的提升、人的发展和对人的尊重。这种教育追求自古就有。中国古代教育可以孔子为例,旨在提升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即解决人的提升和发展问题;我国抗战时期延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无产阶级服务,旨在解决人的三观问题,培养出纯粹的共产主义者。但当前的教育却过于追求功利性、工具性价值,导致教育的着眼点也逐渐发生改变。教育改革应该将教育的着眼点重新回归到人本身。针对此,忽培元参事提出应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借古鉴今,促进教育改革。同时,忽培元参事也充分肯定了我国关于推进教育改革的诸多举措。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教育进行调整,大力提倡美育和劳动教育,逐渐聚焦于“人”的培养。具体在教学内容上,对教材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有关中华文明内容的比例;在教师队伍上,注重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加大了力度。韩民教授通过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的再解读,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呼唤教育创新;在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背景下,要加快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为此,韩民教授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深化课程改革。首先要研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体系,其次要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最后要加强相关学科课标教材的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二是要转变教师角色,提高教师能力。教师要从教育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从重“教书”转向重“育人”,从面向过去转向应对未来。同时,教师要提高立德树人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力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2]。二、全球教育前沿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要立足于世界教育发展背景,通过对全球教育前沿的探索,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针对“全球教育前沿”主题,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各高校的案例进行了实践与理论方面的分享。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教授通过对苏世民书院成立目的、教育创新举措的介绍,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实践经验与参考。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组副组长曾天山教授以“立足产业高端实施国家技能战略”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指出建设工业强国,必须依靠教育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院长丁学良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参照西方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分享了几点研究生培养经验。四川传媒学院副校长王学福教授结合中国电影实例,提出学科跨界创新思想,认为科学应与艺术融合,并对此给出了具体建议。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教授从媒体的迭代与演变角度,对传媒教育进行了思考。为了满足世界对新型领导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秉承“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原则,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学科的深厚基础,选聘国内外顶尖师资,精心打造了全英文“全球领导力”硕士学位项目,并授予完成学业者管理学硕士学位。苏世民书院的教育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师资力量配备上,保证每一门课程都有中外两名教师授课;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对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交互式小班、体验式教学,学生讲授用时占到课堂总时长的三分之一;在学生来源上,所招学生不参加全国统考,仅通过面试录取,其中80%来自国外,20%为中国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可以多人合作完成,但要求结合实际,解决现实问题。苏世民书院的教育创新实践是我国教育领域对全球教育创新所做出的一种积极回应,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曾天山教授在报告中提出,强国必须强教,发展一流产业必须发展一流职业教育。所谓强国,必然是工业国。制造业是立国之本、财富之源,在世界各国都在加快调整发展模式、重塑产业优势、抢占经济制高点和全球话语权的背景下,我国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大力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曾天山教授还针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1)建立德技并修、实践能力导向的育人模式;(2)强化产教融合、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3)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4)加强书证融通;(5)培养培训一体化,注重手脑并用、创造分析[3]。丁学良教授提出,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生教育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训练学生如何做研究。丁学良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参照西方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分享了研究生培养的几点经验:一是在核心领域建立淘汰机制,激发学生进取的动力;二是要求博士研究生能够独立教授一门课程;三是训练学生开展经验研究,加强书本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四是增加博士培养的附加门槛,规定必须发表3篇文章才能取得毕业资格。王学福教授结合中国知名电影导演的案例,介绍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重要性。入围世界前100名的中国电影的导演都不是导演专业出身,但都在电影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说明了不同学科融合的重要性。王学福教授认为,教育要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需要在四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基础教育要改革中考、高考单一录取模式,大学里的高级人才要进入中小学课堂传播新的教育理念。其次,高等教育要促进文理融合。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选修3~5门人文艺术课程,人文艺术专业的学生要选修3~5门科学技术课程,要鼓励社会各领域高级人才进入大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再次,注重家庭教育,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兴趣。最后,加强社区教育。可号召已经退休的高级人才积极发挥余热,为社区居民提供科学普及或艺术指导。段鹏教授从媒体的迭代与演变出发,指出传统媒体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智能媒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面对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应做出积极的回应。三、大学治理与全球教育创新第三届全球教育50人论坛第一场分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蔡洪生教授主持,海南大学副校长傅国华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敏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于伟教授、广州大学副校长郭兴蓬教授、清华大学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郑路主任围绕“大学治理与全球教育创新”这一主题,结合自己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傅国华教授以“教育如何精准化”为题,提出“什么是学习”“学习理念和学习行为哪个最重要”之问,并结合自身探索得出结论:大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让大学生找到最合适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傅国华教授还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进行了解读,认为我国古代主要存在两种思维模式,分别是联觉思维,这是中华传统思维之一,特征是以联想思维来解决问题;语录思维,以孔孟为代表。而西方则以逻辑思维和实证思维为主。实证思维追求精准化,所以教育要实现精准化,应该发展学生的实证思维。刘云杉教授从宏观层面出发,分析了当前社会结构的日趋稳定与依靠教育“向上层流动”的不确定性。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如何选择和培养学生成为顶尖人才,成为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教育要培养顶尖人才,而不是采用“赛手战术”培养平庸的“优秀”人才[4]。朱德全教授提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理性,需要逻辑。高等教育要走“顶天立地”之路,需要三个坚守:坚守跨界融合与引领、坚守治理逻辑与价值、坚守大学理性与精神。坚守跨界融合与引领,就是要面向明日,引领今日,促进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融合共生。高等教育要“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面”。坚守治理逻辑与价值,就是要遵从全域发展的价值逻辑。全域发展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和办学质量的发展与提高。要遵循办学条件做“除数”不做“加数”的价值逻辑,追求效果、效率、效能、效益以及效应的价值表征。坚守大学理性与精神,就是要基于价值管理共生组织文化。管理理念存在人管人、制度管人、价值管人、文化管人四重境界,现在的管理理念要逐步向更高境界的理念转变,建设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人际文化五位一体的组织文化,发挥大学的四个理性:技术理性、学术理性、治理理性和功能理性。李敏教授结合所在学校——西华师范大学——的卓越教师培养实践,从生源选择、培养方案、课程资源、师资队伍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卓越教师培养进行了分析,认为西华师范大学的卓越教师培养成效主要源自于生源的提升、教学技能的提高、优秀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于伟教授基于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理念——“创造的教育”——提出,教育要基于人的本能,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东北师范大学在其附属小学提出了“率性教育”的理念,旨在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保护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根据孩子具身学习的特点,进行有过程的归纳式教学。郭兴蓬教授关注教育目标的达成路径,介绍了广州大学结合自身优势和具体实践打造的一条全员参与途径:学年礼制度。学年礼在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年末举行,对在不同方面取得成就的学生进行表彰,旨在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郑路主任从大学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活力出发,向与会者介绍了清华大学最新的教师选拔与评价制度。清华大学于2016年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取消教师的事业编制,改为3个不同的序列:教学科研序列、教学序列和研究序列。教学科研序列的教师采用长聘制度,不以教龄为标准而是基于科研成果、教学能力等进行综合选拔。该序列的人数只占教师总数的30%~40%。教学序列的教师主要负责教学任务,课时多,学校对他们的要求较为严格。为激发研究序列教师的科研活力,学校只负责这类教师的基本工资,其余收入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课题经费。教师申请课题越多,工资收入就越高。此外,清华大学还对教师评价制度进行了改革,抛弃了数字评价而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清华大学新一轮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大大激发了年轻教师的活力,教学成果大幅度增加。在分论坛总结环节,蔡洪生教授指出,各位专家学者围绕讨论主题并结合自身研究与学校实践分享了不同的观点,对在全球教育创新背景下如何进行大学治理、大学治理如何促进教育创新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对大家的思考与研究有进一步的启发意义。四、科技革命与全球教育创新第二场分论坛以“科技革命与全球教育创新”为主题,由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教授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赵建华副主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于世洁校长、深圳大学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袁易明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研究中心余胜泉主任、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孔令讲院长、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彭红枫院长和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刘三女牙副主任参与讨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是“全球教育50人论坛”的发起者、主办者之一。该中心于2015年11月1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八次大会上批准成立,2016年6月正式成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十个二类机构,也是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高等教育二类机构。创新中心的使命是通过高等学校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的建设,推动发展中国家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高等教育创新,促进全球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创新中心副主任赵建华教授总结了中心成立3年来所开展的各项工作。(1)与多个技术产业开展合作,研发最新的教育技术,为教育创新提供技术支持。(2)开展教师援建项目。创新中心已经和亚非国家的12所大学正式签署协议,共同推进教师教学能力建设。(3)实施国际网络学院项目。利用远程在线学习方式,为12所伙伴大学提供成体系的、最新的、专业发展急需的在线课程。(4)实施智慧教育项目。创新中心为12所伙伴大学援建了12间智慧教室,为合作伙伴大学提供了利用先进技术改善学习的机会。(5)开展国际难民教育。利用远程在线学习技术在巴黎设立国际难民教育分论坛,并主导该项目的推进。中心现已与国际难民组织签署协议,拟在国际难民教育问题上充分发挥中国的作用。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在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影响力,在开展国际合作,探索中国教育的经验、模式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于世洁教授回顾了过去发生的4次工业革命,认为人类社会已经从机械化时代、电气化时代、自动化时代逐步进入智能化时代,并提出在智能化时代,教育要发生哪些变革以及如何处理科技革命与教育创新的关系,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于世洁教授结合自身思考与实践经验提出,为适应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造力、情感沟通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批判性思维逻辑的人才。教育对科技革命的响应应该是灵敏的,同时也应该是慎重的,要发挥科技对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引导科技向善。面对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教育创新上也在不断做出努力,致力于促进科技引领专业发展、新工科建设实践、加速传统专业改造、“金课”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大数据管理育人等,打造科技与教育融合共生的创新模式。袁易明教授从企业人才需求出发,对教育应该培养“通才”还是“专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当前的中国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差异性不足,大多致力于培养全面但不精深的“通才”,而企业需要的是个性化人才,是可以在一个领域中做持续的研究的专门人才。当前“通才”教育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对研究不精深,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如何创新发展战略培养社会需要的“专才”?袁易明教授认为可以从培养4个“力”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兴趣,进而培养其创新力;要求学生针对一个领域中的专业进行精深学习,培养其专业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其合作力。未来社会将发生新一轮科技变革,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与创新,教育仍面临很大的挑战。余胜泉教授提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极大变革,这些变革主要体现于“4个层面”和“6个方面”。“4个层面”分别是教育公共服务逐渐个性化、泛在化、社会化以及虚实融合。“6个方面”分别是:(1)出现新型的服务业态:从学校学习逐步发展为在线学习;(2)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发生变化:精准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3)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形态发生变化:社会机构可以为教育提供智力资源;(4)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发生变化:需求供给逐步占主导;(5)教育公共服务决策改变;(6)教育公共服务监管发生变化:减少或取消审批。孔令讲教授认为在今天科技深入影响人们生活的时代,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教育好“00后”孩子,必须进行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只有保持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彭红枫教授结合自己在金融专业执教多年的经验指出,大学专业教育应以基础教育为主,经典理论的学习不能缺少;专业基础教育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训练学生的系统思维和专业能力,不能盲目跟随社会热点理论,一些未经验证的前沿知识也许并不适合进入课堂。刘三女牙教授提出的3个教育观点获得各位专家的高度认同。第一个观点是要增强教育自信。教育首先是民族的,中国教育模式也是适合中国发展道路的教育模式,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第二个观点是科技能为教育提供环境支撑,可以帮助破解教育难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第三个观点是实现科技与教育相融合的基本路径是要加强科技融入教师教育能力提升的研究,科技要为教育提供优质资源,要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实现。在分论坛总结环节,汪明义教授对讨论内容进行了梳理: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科技革命带来技术大爆炸以及全球面临四大赤字的背景下,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在中小学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学教育如何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从而紧跟第六第七次科技革命的步伐、教育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基础等。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如下思考:在中小学教育中,应逐渐取消分数挂帅的评价方式,逐步推行发展性评价;在大学教育中,要坚守社会主义大学之道,让“激发潜能、彰显个性”成为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加强学生共同价值观的教育,建立教育家办大学的制度环境,重视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在论坛总结阶段,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指出,本次论坛的报告与分享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与会专家积极探索教育前沿问题,发表真知灼见,他们对今后教育改革创新和对教育前沿问题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新的一扇门。本次论坛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体现出学科交叉的特点,达到了举办本次论坛的目的。赵建华教授认为本次论坛呈现出5个特点,分别是多元性、针对性、实践性、交差性和高质量。潘庆中教授指出本次论坛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研究价值,未来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科融合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王玉荣教授认为教育要面向世界,国家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发展对未来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教育要做好大变革、大发展的准备。五、结 语近代科技革命自发生以来,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技术、教育方法、教育规模和教育管理等都产生了快速而深刻的影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教育应该如何调整、如何应对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正如前总理朱镕基所说,教育要“学贯中西、精通文理、学以致用”,未来教育要着眼于全球,学科融合、创新发展,这样才能紧跟甚至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参考文献:[1] 于洪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N].人民日报,2018-10-08(7).[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1)[3] 曾天山.新中国职业教育70年的发展轨迹和历史经验[N].人民政协报,2019-10-30(9).[4] 刘云杉,王志明,杨晓芳.精英的选拔: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1978-2005)[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5):42-59.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网址: http://www.zgjyxxh.cn/qikandaodu/2020/0807/357.html



上一篇:东京都将成立国际高中
下一篇:中西方教育中追求人本主义差异分析

中国教育信息化投稿 | 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 中国教育信息化版面费 | 中国教育信息化论文发表 | 中国教育信息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